导航栏
医案司
主页
中医书籍
方剂
中草药
穴位
疾病
医案
药膳
搜索
赞助
安荣散
( anrongsan )
别名:
安荣汤
安荣散
《何氏济生论》
主治:
滑胎
。
处方:
丹参
7分,
龙骨
1分,
大枣
3枚,
小蒜
3个,
茯苓
7分,
当归
3钱,
人参
1钱,
火麻子
1钱,
阿胶
1钱,
赤豆
30随用。
安荣散
《会约》
主治:
滋肾清热。主子淋因于
膀胱
、
小肠
虚热
。
处方:
当归
1钱,
白芍
1钱,
人参
1钱,
麦冬
1钱,
石斛
1钱,
通草
1钱,
山栀
7分。
用法用量:
空心服。
安荣散
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
主治:
妊娠
子淋
,便后点滴,
淋沥
不止,欲便则涩而不利,似数非数,已便则时时
淋沥
,以致
胎动不安
。
处方:
麦冬
、
滑石
、
当归
、
灯心
、
人参
、
赤苓
、
白芍
、
甘草梢
、
黄芩
、
知母
、
香附
、
木通
、
黄柏
、
川芎
。
各家论述:
是方参、归、芎、芍、麦、知、柏、茶
凉血
安荣以滋天一之源,滑、通、苓、草、
灯心
利水清
膀胱
之热。养血
滋阴
则肾不虚,利水清热
膀胱
不为
虚热
所阻,加以
香附
行气
,则
小便
清利而淋自止矣。
安荣散
《医方类聚》
主治:
通利
小便
。主
妊娠
子淋
。
处方:
麦门冬
1钱(去心),
通草
1钱,
滑石
1钱,
当归
半两(去芦,酒浸),
灯心
半两,
甘草
(炙)半两,
人参
1钱,
细辛
(洗)1钱。
制备方法:
上为细末。
用法用量:
安荣汤
(《
宋氏女科
》)。本方改为
丸剂
,名“安荣丸”(见《
中国医学大辞典
》)。
各家论述:
《
医方集解
》:此
手太阴
足太阳
少阴药也。陈来章曰:
虚热
宜补,故用人参、
甘草
之甘;淋闷宜通,故用
木通
、
灯草
之渗,
滑石
之滑;肺燥则天气不降,而
麦冬
能清之;肾燥则
地气
不升,而
细辛
能润之;血燥则沟渎不濡,而
当归
能滋之也。
安荣散
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
主治:
祛风
清燥
,除热
凉血
。主
妊娠
五六月后,
胎气
已成,
风淫
伤胃
,忽患
肠风
,
大便
出血,血色鲜红。
处方:
白芍
、
当归
、生地、
熟地
、
黄芩
、
槐角
、
地榆
、
皂角
仁、
秦艽
、
防风
、
黄柏
、
甘草
、
赤石脂
。
各家论述:
白芍
平
肝风
,敛
阴血
;
当归
滋养
阴血
;生地凉
心血
,
清燥
金;
熟地
补血
;
黄芩
苦寒,泻
大肠
风热
;
槐角
苦寒入肝,疏
风泻
热,清
大肠
,治
肠风
血痔
;
地榆
苦寒,除
血热
、治
肠风
;
皂角
仁搜
风泻
热,性燥,
胎前
宜审;
秦艽
祛阳明经湿热风邪;
防风
祛十二
经风
邪,兼入
大肠
;
黄柏
祛热,治
肠风下血
;
甘草
泻
下焦
火;赤石脂固
下焦
肾气
,性甘温,重收湿
止血
,能
催生
下胎,恐非
胎前
所宜用。
安荣散
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
主治:
妊娠
阴户肿痛
,由厥阴风热,或受胎后合多,有伤
子门
,或非理交接所致。
处方:
柴胡
、
当归
、
白芍
、生地、
熟地
、
黄芩
、
知母
、
杜仲
、
川断
、
山药
、
麦冬
、
荆芥
、
金银花
。
安荣散
《重订严氏济生方》
主治:
妇人
妊娠
,平素酒色过度,伤其血气,
水脏
闭涩,遂成子淋。
处方:
麦门冬
(去心)
通草
滑石
各6克
当归
(去芦,酒浸)
灯心
甘草
(炙)各15克
人参
细辛
(洗)各3克
制备方法:
上为细末。
用法用量:
每服9克,煎
麦门冬汤
调服
,不拘时候。
本站所刊登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治疗依据。
主页
|
京ICP备15016853号
|
yianji2@163.com